2月27日,省公路局召开2025年全省公路工作会议,总结2024年工作,分析研判形势,安排2025年工作。厅党组成员、局党委书记杨保主持,局党委副书记、局长吴咏星作公路工作报告。
会议指出,2024年,全局按照“优质工程、优质服务、绿色人文”总体思路,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,全力推进普通国省道建设养护管理,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
国道建设有序推进。资金争取、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。
养护管理稳中有进。局管普通国省道综合优良路率达82.8%。2024年建成普通国省道绿美公路2337公里,三年累计建成6586公里。全局建成苗圃基地114个共1272亩,苗木自给率保持90%以上。“滇南茶马古道—普洱磨黑至那柯里旅游公路”入选全国第二批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。
安全态势平稳可控。完成3项2024年度省人民政府挂牌督办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整治、36座危旧桥、9座危隧改造、1026公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、279公里灾害防治。
应急保障多维协同。与贵州省公路局建立公路交通应急处置合作联动机制,临沧、保山、丽江3个交通物资储备仓库工可获批。完成镇雄“1·22”山体滑坡公路抢险保通任务,有效防范应对台风“摩羯”,历时9日抢通G326秀河线及农村公路阻断路段,圆满完成金平县受灾公路网抢通保通任务。
监管服务扩容提质。新改建农村公路12429公里,新增34个乡镇通三级公路、462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,建成绿美农村公路1万公里。农村公路管护领域提供就业岗位39318个。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监管顺利完成。
公路科技创新亮点频现。“公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”项目获2024年云南公路交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。评审出37项“四新”“五小”成果,8项“五小”岗位创新成果在养护一线推广运用。在全国率先研发“交通态势监测平台”,搭建“1站3中心”科研平台,“基于材料信息学的沥青流变性能劣化解译与生物油靶向恢复研究”联合申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。
会议强调,2025年全省公路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锚定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深化改革,推动普通国省道养护模式由养护生产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、公路建管养发展路径由资源密集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、行业发展动能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充分发挥全省公路养护管理主力军的作用,实现普通国道建设攻坚提速、养护管理稳定提质、“优质服务”巩固提升,为人民群众平安畅通出行提供优质公路服务。
会议重点部署了7个方面的工作:
一是科学研判发展形势,高质量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。
二是深化省地协同合作,高标准推进普通国道建设,打造G219“最美国道”IP。
三是坚持“预防为主”,高水平保障公路运行安全。实施危桥改造74座、危隧改造5座、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1108公里。完成临沧、保山、丽江3个交通物资储备仓库建设。
四是建设现代养护工程,高品质服务群众出行需求。持续完善科学决策体系,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养护市场。深入推进绿美公路建设。启动普通国省道绿美公路新三年建设计划,2025年新建绿美公路2273公里,重点打造3条旅游公路,更好服务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。加强已建成6586公里绿美公路养护管理。
五是认真履行监管职责,高效能护航公路行业发展。完善高速公路“一盘棋”管理体系。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,新增30个以上通三级公路乡镇、3000个以上自然村(组)通硬化路。加快实施农村公路“消危”工程隐患整治7000公里,危桥改造150座。
六是突出数字智慧赋能,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,推动公路科技创新,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。
七是全面提升能力素质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加强政治素质教育和监督,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,深化作风革命和效能建设,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,提升“清廉云路”建设水平,深入推进行业文化建设。
会议组织观看普通国省道绿美公路建设专题片,普洱市公路局、昭通市交通运输局等8家单位作交流发言。
会议采用视频形式召开。局领导,局机关各处室、干休所负责人,离退休党支部书记,局属各单位和省普通国道建设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、纪委书记,各州(市)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在主会场参加。局机关、局属各单位、省普通国道建设指挥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,各州(市)普通国道建设指挥部、州(市)、县(市、区)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各分会场参加。